张东胜:寸心生汇水 不灭“桃花源”
湖南衡阳人
浙江省湖南商会副会长
杭州翱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杭州心生汇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浙江省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
刚出梅,湿热的杭城,空气中弥漫着炎夏的气息,混合了嘈杂人声与川流不息汽车的马路让人透不过气来。杭州心生汇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内却俨然另一幅景象:幽静凉爽的空气、古色古香的陈设、精致优美的茶席,走进心生汇就好像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心顿时静了下来。
一头乌黑的短发,洁白的衬衫,锃亮的皮鞋,张东胜的外表和他本人性格一样干净利索、一丝不苟。展示厅内一字排开的净水系统专利产品是他十多年来的心血之一,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入座,用经过自己的产品净化出的水泡上普洱,举手投足间充满自信与干练,吐字铿锵有力,从侧面看,竟有些著名主持人撒贝宁的影子。这个步入而立之年的男子自创业初期就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换来社会的诸多认可。他说:“创业不应只是为了赚钱,那么多年的努力,始终是为了圆我心中那个‘桃花源’之梦。”
人生第一桶金
很小的时候,张东胜已经把家乡所有的田野、山、路都走遍了。他沿着小溪走,挨着长满苔藓的山崖也不怕。因为心中有个信念,走出深林去看看山那边的世界。
衡阳坐落于衡山之南,历史悠久、山水优美。张东胜的老家有一口井,全村人都在这里打水喝,每天傍晚他都和乡亲们在井边聊天,打成一片。他从小懂事,家里的农活样样精通,乡亲们都说张家孩子以后肯定走出大山当老板。他说:走得再远也忘不了家乡人。
2004年年底,刚步入社会不久的张东胜前往广西,帮叔叔的机械设备厂看守代理门店。在那里,他学到了许多有关机械设备的知识。然而,整天面对车水马龙的大街,张东胜坐不住了,他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应该出去跑业务,闯一番事业。张东胜把想法和叔叔一说,叔叔笑了。他同意张东胜的想法,但是提醒他:“跑业务可不是说说的那么轻松,一出门就得完全靠自己。”就这样,没有手机没有摩托,更没有汽车,张东胜夹着一叠宣传页,推着一辆破单车出门了。
一圈跑下来,张东胜一无所获。晚上,他躺在床上自我总结,发现主要问题是自己没有门道。机械设备销售的对象,主要是大厂的设备部、采购部,但是如果没人推荐,自己连厂子的大门都进不了,更别提推销介绍产品了。
正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百尺竿头事竟成”,张东胜想出来一个办法。他发现厂子午休时间一过,职工们都推着自行车进厂上班。他看好时机,淡定自若地推着单车夹杂在人群当中,顺利“混进”厂子,然后再向人打听设备部、采购部在哪。
“那时候,年纪还小,见了客户连话不知从哪讲起。递完名片,只寒暄两句,别人都继续忙自己的事,根本没人理你。”面对尴尬,张东胜锲而不舍。没人理他他就天天去,别人上班他“上班”,别人下班他“下班”,有时候还跟着到现场学习。有一天,设备部领导过来发话:“部门来新人了吗?我看到有个大学生天天来实习,我怎么不知道?”大家听完都笑了,给领导介绍张东胜。领导听罢原委非常感动,当场就安排技术工程师和采购部相关人员讨论张东胜的产品,确定了第一份订单。
“我记的很清楚,虽然那只是个七千元的小单子,但我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意义非凡。我把这个小单子当作几十万大单子一样对待,亲自安装、调试机器,客户感到很满意。之后,陆陆续续几万、十几万的单子都交给我做,使我真正走上了销售之路。”
西湖边起梦翱翔
张东胜的业务开了头,叔叔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可惜好景不长,2005年前后,国有体制改革大潮来袭,不少国企都面临倒闭,许多业务成了坏账,叔叔放弃了广西的门店,张东胜面临要么重找工作、要么自主创业的选择。
“想了半天,我觉得还是要创业,只有创业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张东胜把目光瞄向了美丽富饶的浙江,正好一位在宁波工作的同学抛来橄榄枝。他收拾行李,带着自己积蓄的8000元钱先回了趟老家。家乡的茶籽油又熟了,淳朴的乡亲们围着张东胜嘘寒问暖,张东胜给亲戚长辈送上红包,瞒父母说回广西创业,实际揣着剩下的2000元钱只身去了浙江。
2006年9月19号,去宁波还得从杭州转车。张东胜换好车票,时间还宽裕,就在西湖边转了转。风景如画、绿意盎然、行人如织的西湖一下子就摄住了张东胜。“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就像白居易当年写的诗一样,张东胜不禁为杭州深厚的历史气息、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所动心。当天晚上,他退了车票,决定留在杭州发展。
从此以后,一扇新的大门朝张东胜打开了。他很快得到省电力公司一家设备供应商的面试通知。当张东胜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业务经历告诉老总时,老总如同见到千里马的伯乐,兴奋地当场让人给张东胜打印名片,安排入职,担任业务部经理。
电厂多在海边比较偏僻,张东胜常常不惜连倒四五趟车、在电车内徒步几十分钟穿行到各部门介绍产品。他不辞辛劳,身上的衬衫湿了又干,干了再湿,因为推销说太多话,第二天甚至喉咙发炎,嗓子沙哑。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段日子,张东胜学习到很多电力机械经验,积累了大批客户资源。其中一位客户堪称是张东胜的“贵人”,他被张东胜百折不饶的敬业精神所打动,主动提出帮张东胜获得一个产品的总代理。
得益于朋友的信任与相助,张东胜扬起了梦想的风帆。2008年,他注册成立了杭州翱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电力系统环保设备、脱硫、脱硝、污水处理设备等项目建设、改造及高温高压阀门、水泵等设备的配套及维修服务。经过近十年的努力运作,今天的翱翔机电已经成长为浙江能源集团公司的一级供应商,和中国华电、中国国电、大唐电力等集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并于2010年向江苏华星电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入股20%成为第二大股东。
心怀绿水青山,永志不忘环保梦
当被问及为何会选择环保作为自己事业的跑道?张东胜笑答:“人一辈子赖以生存的是什么?是钱吗?并不是,而是水、空气、食物。只有喝到清澈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到安全放心的食物,人才能谈得上‘幸福’,社会也才会和谐。”
如果说成立翱翔机电,目的是专业为解决社会“大环保”问题贡献一份力量,那么,2013年张东胜酝酿成立杭州心生汇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时,就开始以“健康”为主线,把着眼点真正落实到作为“人”的个体身上。
那些年,张东胜每次回老家,山依然是座山,井还是那口井,但喝的人明显少了。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无处不在,仅仅是农药超标,就悄悄残害着农村里尚未普及健康意识的人们——而这,在中国已然不是个例。
“儿时还从未听过谁得过癌症,如今每年都会带走几个村里人。”
若有所思的张东胜,决定把自己多年的有效经验做成产品,走进千家万户,造福健康。在他的主导下,心生汇研发出一系列拥有五级净化功能的智能净水系统,可通过APP监测水质情况与滤芯使用情况,还能提醒更换滤芯,做到喝真正的“健康好水”。
“目前,我们正在推入市场的还有空气净化诺亚居抗霾新风系统。我们把水净化的多层过滤成功专利技术应用在空气净化上,保证PM2.5的污染过滤率高达99%以上,确保房间内的空气始终没有粉尘和PM2.5污染。”
除了水和空气,心生汇在有机蔬菜种植开发及配送领域也硕果累累。心生汇与开化、丽水、湖南等地农户、政府开展深度合作,开辟出自己的“有机基地”,采用“公司+农户”的合作运营模式,“产供销”一体化运作,保证品质,扩大效益,为社会输送真正来自“深山”的安全食品。如今,心生汇已有地县级代理商11个。
“有专家曾说过:‘世界上最好的茶籽油在中国,中国最好的茶籽油在湖南,湖南最好的茶籽油在衡阳’,衡阳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野生山茶树生长。普通山茶树3、4季就能产籽,衡阳的山茶树要经过5季生长,产出的山茶籽品质自然也更高。同时,山茶树的树叶、榨茶籽油的废渣还能提取制作护肤品,提升了山茶籽的使用价值和产业链。”
对话张东胜:与其说天分,不如说勤奋
Q=笔者
A=张东胜
Q:2006年,中国人的环保意识还处于萌芽期,您因何坚信自己在环保事业上能成功?
A:十多年前,我国环境污染的严峻性已经凸显,我预感环保、健康一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在电力环保领域,浙江是走在前列。例如国际的废气粉尘标准是50毫克,而浙江的标准是5毫克!我们浙能集团的董事长童亚辉向习近平主席汇报时就提到“浙江省电力环保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这里面也有我们的设备、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和贡献。从2006年开始,我们一直在坚守,也一直在进步。
Q:一路走来,一定遇到过很多挫折,您怎样看待质疑?
A:刚做健康产业的时候,我们花了非常大的精力、财力、物力做研究,却见不到效果,不知道效益什么时候能收回,这时候就有人怀疑。但我认为,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也是未来我们需要的事情。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几年前,没有几个人愿意做环保、健康行业的,但最近两年社会舆论已经有了改善,“健康”、“养生”的项目随处可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普及、媒体宣传的推广,越来越多人开始理解我们,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士与我并肩奋斗!
Q:怎样解释“心生汇”?
A:心生汇,相由心生,汇是汇聚,通俗的讲就是心心相印、生生不息、汇聚百川。老百姓需要什么就做什么,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相互依存;创业创业,只要有人,事业的创造就是源源不断的,创新精神将始终贯穿于公司发展中;对于事业,要有长远的眼光,把对人民有利的一切都汇集起来,促进企业间合作,弘扬正能量。
Q:您未来对心生汇是怎样定位、规划的?
A:心生汇是代理健康产品的品牌平台,心生汇的发展轨迹,应该是从“物质”到“健康”,再到“文化”。而“文化”应该贯穿其中,我们现在的健康事业和未来的公益事业,都将为整个企业文化提升高度。
心生汇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宣传、发展、实现生命价值。这个“生命”,是多元化的,包括公司,包括领导阶层,也包括普通职工。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有一句名言:“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社会多做贡献,是对灵魂的一种解脱,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热爱的行为。不忘初衷,心系家乡,为实现“桃源梦”继续努力!
经营性网站备案号:浙B2-20080103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554号 客服电话:400-668-0099
Copyright @ 2008 浙江省湖南商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856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