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资金面飘散着“麻辣”的味道。
本周央行投放了498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被一些公号迅速演绎成“乘以5左右的货币乘数,等于向市场投放了近2.5万亿元的货币量。”先是被朋友圈刷屏,再被业内人士“打脸”。
虽“麻辣粉MLF”每月都有,但为何这次5月份已预告的MLF操作引起广泛关注?究其原因,还是6月初资金价格上窜得太快,资金面牵动人心。近期AAA级的3月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接近5%的大关,显示出银行体系流动性依旧偏紧。
资料图
1
6月资金面压力来自何处?
“从近期长端资金利率持续上行来看,市场对6月末的资金面并不乐观。”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处人士表示,6月份历来是资金面季节性偏紧时点,今年除了传统的季末考核外,还将面临加强版的MPA考核。
每年一到6月,资金价格的波动加大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而今,内忧外患掣肘下,本月流动性的走向更是扑朔迷离。
今年一季度末央行首次进行MPA考核时,银行间流动性的紧张局面如今还历历在目。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对记者说,MPA考核大致包括七大方面,其中可能会对银行形成一定考核压力的主要是在资本和杠杆情况下的广义信贷增速指标。
“其原因在于,近年来银行一直扩张速度过快、广义信贷增速处于高位,尤其是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扩张更为迅猛,信贷的增速过快,使得银行面临着一定的广义信贷考核压力。”邓海清说,同时,广义信贷的过快增长对实体经济、金融杠杆率的过快增长都有着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广义信贷增速仍将是6月MPA考核的重点,也是银行考核压力的主要部分。
而从外部来看,3月份美联储加息后,3月16日央行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就再次上行10BP。中信证券(16.64 +1.22%,诊股)固收团队指出,从目前央行有意缓和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的情况来看,美联储加息后,再上调逆回购利率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2
6月资金缺口有多大?
今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率降至1.3%的低位,二季度末的银行体系超储率较低是业内人士的共识。
据兴业研究测算,若不考虑央行逆回购、MLF与PSL等操作,2017年6月末,常规流动性供需约减少超储资金和库存现金795亿元。
具体来看,外汇占款下降,回笼资金300亿元;财政存款减少,投放流动性3000亿元;M0减少,投放流动性300亿元;新增存款部分,合计回笼资金3795亿元。
“也就是说,从央行视角来看,若不考虑逆回购、MLF和PSL等操作,6月份的资金缺口环比增加795亿元,进一步扩大。”兴业研究研究员何津津昨日告诉记者。据她测算,基准情形下,6月末的超储率约为1.34%。
而从银行及市场的视角来看,“目前出现资金缺口主要还是和之前金融去杠杆导致非银机构缩表、委外赎回有关系,压力根源来自利率上行和市场流动性偏紧的大环境。”交通银行(6.15 +0.65%,诊股)发展研究部高级研究员陈冀告诉记者。
“由于现在资金成本整体上行,负债经营的机构通过扩表的方式难以对利润产生贡献,所以机构存在扩表动力不足、甚至有缩表的压力,这反过来又会对市场造成压制,形成非良性循环。”陈冀说。
3
央行“底气”何在?
不过,央行前瞻性的公开市场注入资金、人民币汇率稳定、监管协调的加强等都成为6月利多资金面的因素。
首先,从央行近期的操作思路来看,5月下旬就罕见地提前预告6月要进行MLF操作,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意在避免资金面紧张预期,释放稳定流动性的信号,并在月初兑现承诺,补充基础货币缺口。而且,“在投放品种方面,为了维持趋势稳定、应对二季度末时点,央行近期就采用相对较长期限的28天品种,从而缓解跨季资金压力。”陈冀说。
其次,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重新升值,或令外汇占款有所改善。有市场人士指出,央行近期在中间价定价机制引入逆周期调控因子,实质是在纠偏此前市场存在的贬值预期。
再次,监管协调的声音在加强。中金公司固收团队指出,尽管无论从本月MLF的量还是价来看,央行更多是“削峰填谷”,而非“放水”,但监管协调的声音在加强,银监会从严的同时,货币政策避免进一步收紧来减少政策叠加的冲击。货币政策甚至会增加灵活性以防范系统性风险,转向“不松不紧”。
4
6月资金面何去何从?
“整体来看,6月份资金面紧张难超预期。”兴业研究指出,一方面,央行提前向市场释放稳定信号,做好了预期管理,并重启28天逆回购、进行了1年期的4980亿元MLF操作。另一方面,后续财政支出亦将部分熨平流动性的波动。
资料图
“再加上机构不打无准备之仗,早已提前准备备付资金,预计6月资金面紧张程度预计整体可控,难超预期。”何津津告诉记者。
年中大考将至,理财产品收益率超5%成常态。“关于理财收益率、国债收益率上行的趋势,可能目前已经处于一个拐点上。”邓海清认为,5月12日央行发布2017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监管协调2.0”到来,监管的边际放缓以及央行货币政策的边际放松,将使得前期利率上行的趋势面临一个拐点。
邓海清对记者说,5月12日“监管协调2.0”的到来,令6月份资金面可能较4月和5月份出现一定的边际宽松的情况,资金面或超市场预期放松,将会利多A股和债券市场。总体上,6月资金面的边际放松或将出现“股债双牛”的局面。
经营性网站备案号:浙B2-20080103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554号 客服电话:400-668-0099
Copyright @ 2008 浙江省湖南商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856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