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本地民生 >

杭州这个城中村的改造 凭啥吸引省社科院和麦家关注

作者: 来源: 点击: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3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赵路 通讯员 樊燕飞 陆月皎 摄影记者 董旭明)一百个人的眼中,有一百个骆家庄。

  很多杭州人眼中,这是个地处繁华市区的城中村,户户出租住房,“躺着也能收钱”。

  吃货们眼中,这是个美食胜地。无论郭氏烤鱼的豆豉香,还是胖子烧烤的串串,曾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味蕾狂欢。

  附近人眼中,这是个异类。在桂花城、兰桂花园、新金都城市花园等等高档楼盘的簇拥中,这里的破烂小楼和遮天蔽日的电线,显得格格不入。

  ……

  如今,骆家庄有了第101种印象。2015年下半年起,这里开启了大规模改造。截至目前,改造已基本完成,全新的骆家庄将于今年5月底前正式亮相。

  以骆家庄为对象,浙江省社科院以“人的城市化”为课题进行了为期三年专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出版成书。“骆家庄没有消失,骆家也没有成为城市的眼中钉、肉中刺,她在转型和重建中获得新生,在与城市的融合中长出了新的肌肉和力量……”著名作家麦家,在书序中这样描述自己对骆家庄的新印象。

  褪尽铅华,迎接重生,骆家庄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近日,记者走进了这里。

  记者视角:

  200余家小餐馆一家不剩,防盗窗拆了上万个

  骆家庄位于杭州西湖区文新街道,北起余杭塘河,南至文二西路,西临紫金港河,东达莲花港河,一条古墩路穿“村”而过,把它分成了东、西两个区。骆家庄也杭州体量最大的城中村之一,占地300余亩,高峰时住进了2万多人。

改造前的骆家庄 通讯员 周建仕 摄

  过去,骆家庄因“吃”而出名。记得10年前第一次来这里,记者就被热闹的景象震惊了:紫荆花路两边停满了车,等大半个小时都未必有空位;村里主干道两边,餐饮店一字排开。川菜、湘菜、粤菜……只要你想得到的菜系,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从傍晚开始,到第二天凌晨,分布在骆家庄里的200多小餐馆,几乎时时刻刻被远道而来的吃货们挤满。这里最有名的郭氏烤鱼,一口气开了四、五家分店,依然难以满足需求;骆家庄土菜馆的招牌菜“咸肉蒸粉”,每到晚8点左右必然断档;最夸张的是胖子烧烤,店里桌子摆不下,就摆到村道上,再摆不下,干脆摆到村外人行道上去……

改造前的骆家庄 通讯员 周建仕 摄

  骆家庄“烟火升腾,昼夜颠倒”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2015年下半年。“餐饮店确实给骆家庄带来了人气,也给村民带来了房租收入,但同时它们产生废渣、废油也污染了环境。此外,夜宵经济同样会带来治安问题和扰民问题。因此,整治骆家庄的第一步,就是整治餐饮店。”骆家庄党委书记章忠平说。

  如今踏进骆家庄,烟火气息早已不在。过去被食客们踩踏到寸草不生的绿化带,又被重新种了上去。过去分布在村内主干到两侧的餐饮店,有的直接关停,有的搬迁到了村外沿街的标准店面房。“郭氏烤鱼”仍在,还新增了例如“六贤记”、“高祖生煎”等城市快餐店等等。

改造前的骆家庄

  改变,发生在骆家庄的角角落落。

  过去蜘蛛网般盘踞在村庄上空的电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整齐齐的路灯和行道树;过去高地不平、违建丛生的小破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统一四层楼高,米黄色的小别墅。十多年来,骆家庄第一次与周边的高档楼盘融为一体。

  骆家庄还进行了彻底的外立面清理。不仅把过去东挂一只,西放一只的空调外机“藏”进了空调格中,这里还拆除了所有住宅外的防盗窗。据统计,本次骆家庄拆除的防盗窗总数超过了1万个,堆成了几座小山。

  要知道,拆除防盗窗,连很多居民小区都做不到,更何况过去深受治安困扰的城中村了!为了让居民安心,骆家庄专门在村里安装了几十只监控探头,并且雇用专业安保队伍,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

百姓视角:

  喝茶看书健身,第一次过上城市生活

  这两天,每到中午,70岁的王广兴都会来到村里西侧新开的“骆家庄茶馆”。一壶茶,几位伙伴,一直可以聊到傍晚。“你看看!”王广兴敲了敲茶几:“这用料,这做工,哪一点比外面的茶馆差!”

  “骆家庄茶馆”位于骆家庄文化家园2楼。在这幢灰黄相间的4层小楼中,有约2000平方米的文化礼堂和村史馆,可以作为村民聚会看演出的场所;有约100平方米的“骆家庄茶馆”,还有一间名为“筑梦书屋”的图书馆。村民可以在里面免费借书,孩子们还能在这里参加课后辅导班;这里还有一间上百平方米的健身房,骆家庄村民只要每天交1元钱,就能在里面“打卡健身”了。

骆家庄茶馆

  在王广兴看来,自从1992年,骆家庄从余杭区划归西湖区以来,周边的环境一直在不断变化——车水马龙的道路,周边的居民小区和城市综合体,取代了过去的田野,也改变了骆家庄的产业结构。

  “上世纪90年代初,农民们纷纷离开家,到市里打工;2000年左右,我们发现房租可以赚钱,比自己打工划算多了,我们又回家来收房租。”王广兴说,随着城市的扩大,外来人口的涌入,房租收入成了大部分骆家庄人的主要生活来源。王广兴家出租房加楼下餐饮店房租,每年有近20万元进账,加上村里合作社多的分红,一家人的日子蛮好过。

  当然,隐忧也有。因为全村到处有餐馆,天天闹腾到凌晨。王广兴晚上睡不踏实,凌晨又会被垃圾清运车彻底吵醒。“垃圾太多了,要清三、四趟才行,不停在那嘟嘟嘟,烦死了。”

  不少骆家庄村民说,这里的老百姓虽然富裕了,但生活并没有大的改变。过去,很多村民不工作,整天聚在一起打牌,输光家产的情况也有。

  “主要原因就是,这里虽然叫‘城中村’,但本质还是个‘村’,里面的人还是村民。只有生活方式真正变了,我们才是城市人。”骆家庄人徐国华说。

骆家庄农贸市场外景

  骆家庄的这一次改造,除了环境的变化,“改变村民生活习惯”也是重点之一。在文一西路古墩路口,骆家庄农贸市场全新开张了。这是个有自动扶梯的农贸市场,一共3层,一层卖水果豆制品海鲜,二层卖蔬菜肉类,三层居然开了个电影院,共有6个大厅,11个包厢。电影票也挺便宜,团购价每张不到20元。11个包厢里既可以看电影,可以包下来唱KTV,每小时价格才70多元。

宽敞明亮的骆家庄农贸市场

  喝茶、健身、看书、看电影、唱卡拉OK……在改造过程中,过去只属于城里人的生活方式,开始慢慢走进了骆家庄,走进了每一户村民的家。也正因为改变,虽然改造确实让村民的收入变少了,但大家还是欢迎的。“我孙女在滨江上班,每天下班就去健身房。过两天,我也打算去试试!”王广兴告诉记者。

专家视角:

  吸纳城市文明,传承乡村文明

  在骆家庄文化家园,记者看到了这本由浙江省社科院课题组撰写的《乡关何处》。目前,杭州正出于城中村改造的集中期,正在改造的178个村中,课题组为何偏偏挑中骆家庄?

  “骆家庄历史悠久,在杭州城市化进程加速过程中率先实现从农业村落到城市社区和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当代转型,其演进过程、现实状况、所受挫折、成就经验、存在问题……对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深入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具有可资借鉴的重要价值和积极意义。”课题组负责人陈野在该书的后记里写道。

位于骆家庄文化家园内的筑梦书屋

  改造前,骆家庄和省社科院的专家组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有优势,也有劣势。比如,骆家庄有很多好的传统,比每年的端午,村里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赛;又比如,我们有集体议事的传统,啥事喜欢大家开会商量。通过改造,如何引入城市的优点,同时保留农村的优点,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骆家庄党委书记章忠平告诉记者。

  章忠平和专家组也实地调研过不少城中村。他们发现,如果改造硬件的同时,不改变老百姓的生活习惯,那么“城中村”的本质不会改变。也正因为如此,在改造中,茶馆、健身房、图书馆、电影院等城市的“标配设施”会陆续进入骆家庄。它们,也确确实实改变了骆家庄人的生活。

骆家庄文化礼堂

  但这些还不够。在骆家庄文化家园的3楼,议事厅墙边的柜子里有上百个储物格,每个格子,放着一个陶瓷茶杯。每个茶杯,代表了骆家庄的一户人家。“城市生活也有弊端,那就是邻里之间往往互不来往。我们建这个议事厅,就是要把骆家庄过去议事的习惯保留下来。现在,每逢要商量大事,每家每户都会来到这里。找到了这个杯子,就找到了自己。”

议事厅中的杯柜

  同样在骆家庄文化家园里,有一面墙上贴满了照片。大红底色,老人在照片里笑颜如花——这是面“寿星墙”。骆家庄人只要过了80岁,就会被请来拍照留念。每年,骆家庄还会组织老人集体出游。今年春节,这里的300多位老人就来了一次新马游,费用全是经合社出资的。

骆家庄的寿星墙

  骆家庄的改变,还会继续发生。未来,骆家庄的目标是“整村的市民化”。“不仅仅是本村的村民,我们想让那些租住在骆家庄的人,也享受到城中村发展的成果。”章忠平说。

  怎么做?构想已经有了:骆家庄社区服务站,已经开始对租客服务,比如职业中介、技能培训等,接下来服务范围还将扩大;骆家庄“筑梦”图书馆打算给租客发会员卡,能让他们免费借书、优惠购书;骆家庄还准备打造创业孵化器,让人们不仅在这儿住,也在这儿发展圆梦。


经营性网站备案号:浙B2-20080103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554号    客服电话:400-668-0099

Copyright @ 2008 浙江省湖南商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856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