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关键要看执行监督和违规追责
十八大以来,从大到楼堂馆所,小到沙发桌椅,中国不断在制度上定标准、立规矩,规范“公家花钱”,强调勤俭节约,杜绝奢靡浪费。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对中新网记者分析,如果制度设计合情合理、科学规范,严格控制公权力的钱袋子,让每一笔开支都有规可依、有据可查,这可以让国家财政资金获得结构性节约,这对防止政府采购的腐败现象,对降低行政成本都有长期利好。
制度的效果关键需要看执行和监管。近年来,各地在政府采购领域出现的“豪华采购”、“天价采购”等乱象被媒体广泛关注 。2013年,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国情调研室发布的《法治蓝皮书》曾推出《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实施状况》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政府采购的八成商品高于市场均价, 56.1%的商品高于市场平均价1.5倍。
汪玉凯也表示,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和地方的审计报告披露,还是各地查处的腐败和“四风”案件,“天价”办公用品、以“办公用品”名义虚开发票等乱象屡屡出现,这些都暴露出政府采购环节的诸多监管漏洞。
“这些腐败案例说明,有了制度标准也不一定能够收到实效,制度出台之后,关键要看后续实施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措施,以及违规之后的责任追究。”汪玉凯说 。(完)
经营性网站备案号:浙B2-20080103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554号 客服电话:400-668-0099
Copyright @ 2008 浙江省湖南商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856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