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远举
在共享经济的冲击下,出租车行业有了松动的迹象。在西安,有95名出租车司机,带车组成股份制公司,新公司实行统一购车聘请驾驶员,不收“份子钱”等新模式。他们希望,通过新的公司形式,打破份子钱越涨越高的局面。但是,他们的这个努力却遇到重重阻力。当地工商局拒收他们的材料称“没先例”;出租车管理处不发许可证,要求其去参加招投标,但新公司连报名资格都没有;甚至连4S店也表示“有压力”连生意都不做了,不卖车给他们。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交通部关于专车政策的征求意见稿出台后,或许是由于社会各界舆论的激烈批评,交通部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给出了一个最新的回应。
在这个回应中,交通部相关负责人谈到了出租车行业的成本问题,专车绝大多数为私家车辆,没有强制报废年限,而传统出租车使用年限是8年。绝大多数专车车辆为非营运性质,保险费率相对较低。传统出租汽车费用则包括G PS通讯费、计价器检测费、经营权有偿使用费以及相关的管理费用等。这段话的言下之意,即认为出租车行业成本更高,专车成本低,这样竞争不公平,为了保护出租车司机的利益,所以,对专车的限制是合理的。
不过,对于市场而言,消费者并不关心一个企业的成本,他们只关心企业提供的产品的效用。在上述的出租车提供的服务中,保险、计费都是不必可少的,但是却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通过老旧的、高成本的方式来提供。比如,专车公司规模更大,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保险费用,再如可以通过G PS技术来计费,不但有了计费,连走过哪些路都能清楚地知道,成本更低了,效果却更好了。那么,还有什么必要一定保护高成本的旧方式呢?
共享经济的优势之一,正是成本优势。两个行业之间本身就是有成本差异的,正是成本差异才造成了行业升级。
这种行业之间的成本差异造成的行业兴衰更换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不说蒸汽机替代牲畜,内燃机替代蒸汽机这些遥远的例子,在十来年前,有了网络之后,IP电话由于其成本优势极大地打击了长途电话行业。在当时,甚至有人因为提供IP电话被捕。但如今,IP电话、视频通话甚至成为了人们的第一选择。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正是高效率、低成本的行业替代低效率、高成本行业的过程。出租车行业旧生产与经营关系的衰落,正是整个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腾笼换鸟的一环。从这个角度来说,交通部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体的成本,保护高成本的旧体系,实际上是在妨碍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行业的替代,并不全都意味着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
从行业看,网络出现之后,电报没有了,长途电话没有了,但是,电信企业却一分为三,个个都是庞然大物,营收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高。从用猫上网,到现在光纤上网,成本越来越低,但整个行业却更加繁荣。
在强调专车对出租车的不利影响中,一个潜在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保护作为劳动者的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其实,从第一线的司机角度看,哪怕整个出租车行业消亡了,这些司机也会开上专车。其中一部分还会因为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开的车更好而获得更多的收入。
实际上,只有管理者、垄断者、牌照持有者才是依附于现在的出租车制度,对于劳动者、对于司机而言,并不存在专车与出租车的对立。
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人民公社。那么,对农民来说,存在公社与承包制度的对立吗?恰好相反,农民得到了解放。
正如当年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民,互联网技术的一个特征就是挤压管理层、特权层,而解放第一线劳动者,使他们更独立,有更大谈判能力,让他们得到更高的报酬。所以,交通部谈出租车行业的高成本,并不是在保护出租车司机,而是保护出租车行业极少数的金字塔顶的人。(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经营性网站备案号:浙B2-20080103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2554号 客服电话:400-668-0099
Copyright @ 2008 浙江省湖南商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4085628号-1